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管理车间的方法,
机械加工厂也不例外,车间管理有哪些问题点呢?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1.管理者计划不明确 从班组长、主管到厂长对生产工艺要求从不深入阅读分析,总是似懂非懂,对生产进度总是口头说明,缺乏明细的具体计划,做多少算多少。“尽量抓紧”、差不多”、“不可能”、“我也没有办法”常常挂在嘴边。
2.管理者盲目追求产量 班组长品质意识差,盲目追求产量,不开产前分析会加强控制,每次总是等出问题后去补救。工作无效率,处理问题无结果,从无主动汇报工作的好习惯。
3.管理者指导方向不明 经理、厂长只会下达任务,对如何正确指导员工实际操作不做分析研究,现场处理问题总是不彻底、不果断。做到哪里想到哪里,根本没有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。
4.管理者缺乏组织统筹能力 关键时刻厂长、车间主管缺乏主动性及现场统筹、组织指挥能力,每次出货总是忙、乱、差、错。
5.责任人难以查明 品质出了问题不是先解决为快,而是在办公室追究对证、扯皮、责骂、逃避和推卸责任。
6.部门各自为政 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意识差,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不顾大局,从不主动与他人沟通协作,心胸狭窄者甚至给工作设置阻力。
7.管理者品质意识淡薄 大多数车间主管、组长通常喜欢说“我跟他说过了”、“真麻烦”、“差不多就行了”等不负责任的话。品质第一的意识非常淡薄。
8.管理者缺乏成本核算、规范记录观念 厂长、主管、组长缺乏成本核算、数字和表格规范管理概念,从不做规范的现场记录,对流量不知如何控制,积压大量半成品出不了成品。
9.管理缺乏组织构架观念 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,岗位职责不清,每天工作无计划、行动无目标、操作工缺乏责任感。业务员、采购员、技术员之间、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讨论。
10.管理者缺乏管理程序规范 现场生产流程管理不规范,程序混乱无先后,组长不会写程序、测工时,计件公价不合理,造成员工情绪化,每到月终发工资总有员工闹到办公室或找老板投诉。
11.生产工艺资料乱 生产工艺资料编写格式既不标准化又不规范化。
12.采购计划不明 采购无具体计划,跟进不力,该到的没到,不该到的先到,严重影响生产部门的进度与交期。
13.管理者缺乏自律 部门主管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,原则性不强,执行力不够,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的态度有问题。
14.人员流动频繁 人员流动频繁,生产效益差。
一个好的企业,一个好的机械加工厂要有一份完善的管理方案,避免上诉的问题点,这样才能让企业蒸蒸日上。
